呼和浩特质监局
呼和浩特市地图 呼和浩特信息网
2001-1-1 0:46:36
近年来,呼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呼市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首府的经济发展竭诚服务。在打假治劣、服务企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分别被国家质检总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呼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国打假联合行动先进集体"、"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同企业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企业计量基础工作、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等,帮助生产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又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确保了我市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再如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缺斤少量坑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拨打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举报投诉电话"12365"得到圆满解决。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科、纪检监察室、质量科、计量科、标准化科、锅炉科、监督科(稽查队)等八个科室;下辖十个旗县区分局,分别为:新城区分局、回民区分局、玉泉区分局、赛罕区分局、开发区分局(市属五区分局为派出机构);土默特左旗质量技术监督局、托克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林格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清水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武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旗县局为直属机构)。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能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研究拟订本地区贯彻执行的具体办法、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统一管理本地区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管理产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组织协调本地区依法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及质量违法行为活动。
(三)管理和指导本地区质量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研究编制提高本地区质量水平的发展规划;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协调建立工程设备监理制度;负责组织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监督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四)统一管理本地区标准化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标准和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协调和指导实施行业标准,组织实施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产品标准注册和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负责本地区组织机构代码颁证和商品条码工作。
(五)统一管理本地区计量工作。负责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建立和管理本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负责对计量器具的检定,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的统一;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对法定、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和计量公证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六)统一管理和监督本地区认证、认可工作,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认证、认可工作的规章制度;协调和监督实行强制性管理的安全认证;查处质量认证的违法行为;依法对质量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对与质量技术监督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实行监督管理。
(七)综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落实有关规章制度;锅炉、压力容器实施进出口监督检查。
(八)组织制订本地区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行业和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管理指导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工作;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教育、培训、信息工作。
(九)承办上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本级地方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投诉电话:12365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城区分局电话:2211656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回民区分局电话:3920930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玉泉区分局电话:3990997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赛罕区分局电话:5920797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8112442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8528948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7190236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7914723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8812883
地址: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西街20号(食品公司西500米路南)
邮编:010030
各科室联系方式:
办公室:3990799
人事教育科:3973995
纪检监察室:3961723
质量科:3965808
标准化科:33965339
计量科:396539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3681721
监督科:3990404
新城区分局:2211256
回民区分局:3993150
玉泉区分局:3993161
赛罕区分局:5921641
土左旗局:8118800
托县局:8528355
和林县局:7191439
清水河局:7912159
武川局:8813507
举报电话:12365或3990404
网址:http://www.huhhot.gov.cn
more details ,please enter
中国城市社区
- 呼和浩特财政局
- 呼市财政局是主管财政收支、财政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的市人民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平衡社会财力、理顺收支结构,促..